亞馬遜近日於 Accelerate 大會上宣布推出 AI 驅動的影片生成工具,為廣告主提供更生動的產品展示方式。此舉將為電子商務產業帶來革新,但也引發版權爭議和就業市場的擔憂。
此工具可將單一產品圖片轉換為展示產品的影片,無需額外收費。亞馬遜表示,這些 AI 生成的影片能夠「展示產品特性」,以更生動的方式呈現產品故事。目前僅向部分美國廣告主開放測試。
亞馬遜廣告部門副總裁 Jay Richman 表示,這款工具會隨時間不斷改進,並計劃未來向更多市場推出。除了影片生成器,亞馬遜還推出了將靜態圖片轉換為動態 GIF 的功能,也處於測試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並不是唯一一家積極發展生成式影片技術的公司。多家新創公司如 Runway 和 Luma 也已推出相關 API。Google 也計劃將影片生成模型 Veo 整合至 YouTube Shorts。Adobe 承諾在年底前將影片生成技術加入 Creative Suite 平台。OpenAI 也預計於今年秋季推出影片生成技術 Sora。
然而,生成式 AI 系統的使用風險依然存在。其中一個重要問題是版權問題,因為模型可能使用受版權保護的影片進行訓練。亞馬遜承諾保護使用者免受侵權指控,但目前尚不清楚影片生成器與動態圖片是否也包含在保障政策範圍內。
此外,生成式 AI 技術的發展也可能對就業市場造成衝擊。根據好萊塢動畫師工會委託的 2024 年研究報告,預估到 2026 年,超過 10 萬個美國娛樂產業的職位將因生成式 AI 技術的影響而被改變。
總體而言,亞馬遜推出 AI 影片生成工具,為廣告主提供更生動的產品展示方式,具備提升消費者互動的潛力。然而,生成式 AI 系統的使用風險依然存在,包括版權問題和可能對就業市場造成的衝擊。這項技術的發展將繼續受到密切關注,其影響將在未來幾年逐步顯現。
資料來源:《TechCrunch》
【推薦閱讀】
☛ OpenAI 巨額融資引發轉型之路:非營利與商業化的抉擇
☛ AI能源危機!白宮聯手科技巨頭尋找可持續解決方案
☛ 亞馬遜 AI 奇蹟:機器人 + 生成式 AI,2 天送達 20 億件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