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等紅燈成了不少駕駛人揮之不去的夢魘。根據交通分析公司 Inrix 的研究,人們平均有 10% 的時間花在等紅燈。為了改善交通狀況,Google 推出了「綠燈計畫」,利用 AI 技術分析交通數據,優化交通信號燈,以減少交通擁塞、降低碳排放,提升用路體驗。
Google 的「綠燈計畫」將 AI 技術運用在交通訊號燈的管理上,透過 Google 地圖收集的交通數據,結合 AI 演算法分析,優化交通信號燈。這個計畫於 2022 年於西雅圖試行,成效顯著:停車次數減少 30%、碳排放減少 10%。
密西根大學工程學院研究團隊領導者亨利 (Henry Liu) 表示:「只要駕駛有 Google 地圖,我們就能知道車輛的軌跡,如此一來便不必大費周章換動態調整的紅綠燈,也省下營運號誌燈的維運成本,車輛本身就是交通感測器。」
Google 氣候 AI 產品組經理羅森伯格 (Juliet Rothenberg) 表示:「初步數據顯示,透過 Google 的技術,停車次數可能減少 30%,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平均減少為 10%。」
「綠燈計畫」的成功讓其他城市紛紛學習西雅圖經驗,推行類似的 AI 計畫。巴西里約熱內盧、德國漢堡、印度邦加羅爾等城市都開始導入 AI 技術,優化交通信號燈,希望能夠改善當地交通狀況,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傳統紅綠燈大多採用「固定時間」模式,而一些先進城市則導入「動態調整」模式,透過攝影機或感測器檢測車流量來調整號誌。然而,Google 的「綠燈計畫」則更進一步,利用 AI 技術分析更加龐大的數據,例如車輛速度、行駛路線等,讓交通訊號燈的調整更加精準有效。
「綠燈計畫」的成功案例證明了 AI 技術在解決交通問題方面的巨大潛力,也為智慧城市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未來,隨著 AI 技術的不断发展,交通管理將更加智能化,交通擁塞、碳排放等問題也有望得到更有效的解決。
參考資料:《華爾街日報》、Google、City of Seattle
【推薦閱讀】
☛ AI搜尋引擎商業模式大轉型!Perplexity廣告策略揭秘
☛ 蘋果秋季發表會亮點搶先看:iPhone 16、Apple Watch 10 震撼登場
☛《黑神話:悟空》引爆熱潮!中國遊戲產業崛起與挑戰